中医里常说“春养阳气胜补药。”
春季气候潮湿、春雨连绵,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湿邪入体而引发湿邪,特别是今年,大家刚刚阳完,身体比较虚弱,就容易出现鼻炎、手脚凉、月经不调、肾虚等问题。
中医古籍《名医别录》中说艾草「主灸百病」。春季艾灸既能发挥艾草的纯阳之性,养阳护体,又有灸通经络的作用。
把握春季养阳好时光,用艾灸促进、保护体内阳气的升发,为一年的健康开启良好的开端。
春天艾灸为一年种下健康的种子
春天人体阳气开始升发!此时艾灸,能够帮助身体祛除寒湿,疏通经络,帮助阳气大量生发充盈!更可以帮助身体培固自身阳气!
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。春生,生什么?当然是生发“阳气”。在中医里,四季是跟五行学说相对应的,春天归于木,应肝。《内经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中说:“逆春气则少阳不生,肝气内变”。
若在春天不好好养生,违背了春天之气,体内的少阳之气不能生长,就要发生肝气内郁的病变。
所以,立春养生重点要:升阳护肝!
木的作用是生火,如果在春天肝木没有健旺起来的话,到夏天这个属火的季节,就“火”不起来。
也就是说,如果在春天没有好好生,那在夏天就不可能好好长,秋天就没有收成,冬天就没有余粮可藏,导致出现一系列的病症,这就是误了时的后果。
所以,立春养好肝,关系到全年的身心健康。
春季艾灸好处多
艾可驱寒补阳,灸能通调脉气
春季艾灸,益处多多
增·强·抵·抗·力
有的人体质虚弱,体内邪气多,或是有暗疾,那么他体内的春阳升发的就会比较慢,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春天没有足够的阳气消耗,人会缺乏精神,而且容易生病。
所以补春阳,就是艾灸不容忽视的好处之一,尤其现代人各种消耗阳气的习惯太多,春阳往往升发缓慢,通过艾灸,可以唤醒体内阳气,强身健体,预防疾病。
疏·肝·养·肝
春天是肝当令的季节,肝属木,木的特点是生长、通畅、朝气蓬勃,最怕受到压抑。
还有的人肝气兴奋的太过了,出现肝火,肝阳上亢,并伴有以下症状:
口干,口苦,口臭,舌苔发厚,牙龈红肿;
睡眠不稳,多梦,失眠;
心烦意乱,容易发怒,控制不住脾气;
精神不好,容易瞌睡疲倦,头晕。
可以通过艾灸养肝疏肝。
因为肝的问题主要在气,而艾灸调气非常厉害,尤其是配合一些和肝经关联的穴位,在春天保护肝特别有用。
祛·湿·排·寒
湿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,是绝大多数疑难杂症和慢性病的源头或帮凶,中医界流传一句古话:“湿气生百病生”。
也就是说:从立春一开始,人体的各种疾病就开始冒出来了,可能是旧疾,也可能是新疾,但都是因为天气的寒湿引发的!所以,春季艾灸可以“祛除寒湿,百病不生”!
湿气重,痰多的人,往往是脾脏功能受损,令体内多余水分难以排清,形成“内湿”,再加上气候潮湿,危害不要太大。
而通过艾灸,以热引热,排除体内的湿寒也是祛湿的绝佳方法。